工信部印发“十四五”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
【环球网综合报道】11月30日,工信部正式印发《“十四五”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明确提出到2025年,推动产业链短板弱项得到有效解决,基础软件、工业软件等关键软件供给能力显著提升,新兴软件长板优势持续巩固,产业基础能力有效提升,重点领域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全面推进,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,产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,全面支撑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建设。
《规划》包括5大章节,5项主要任务21条发展重点、8个专栏行动和5项保障措施,擘画了“十四五”时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蓝图,是指导未来五年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,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,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,支撑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。
《规划》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,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,明确提出到2025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“四新”发展目标。
一是产业基础实现新提升。推动共性组件供给取得突破,标准引领作用显著增强,知识产权服务、工程化、质量管理、价值保障等能力有效提升。
二是产业链达到新水平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推动短板弱项得到有效解决,新兴软件长板优势持续巩固,切实增强软件产业链的韧性。
三是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。形成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,建设2-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,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。
四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。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,年均增长12%以上。基础软件、工业软件、嵌入式软件等产品收入占比明显提升,新兴平台软件、行业应用软件保持较快增长,产业结构更加优化。
《规划》围绕软件产业链、产业基础、创新能力、需求牵引、产业生态,对“十四五”时期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作出全面系统的任务布局。一是推动软件产业链升级。围绕软件产业链,加速“补短板、锻长板、优服务”,夯实开发环境、工具等基础软件实力,提升工业软件、行业软件、平台软件、嵌入式软件等应用软件水平,增加信息技术服务供给,提升软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。二是提升产业基础保障水平。重点夯实共性技术、基础组件等产业发展基础,强化质量标准、价值评估、知识产权等基础保障能力,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。三是强化产业创新发展能力。重点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攻关,做强做大创新载体,充分释放“软件定义”创新活力,加速模式创新、机制创新,构建协同联动、自主可控的产业创新体系。四是激发数字化发展新需求。鼓励重点领域率先开展关键产品应用,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推进金融、物流、交通、建筑、农业农村、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数字化发展,服务信息消费扩大升级。五是完善协同共享产业生态。重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,加快繁荣国内开源生态,提高产业集聚水平,形成多元、开放、共赢、可持续的产业生态。
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,本次《规划》一方面锚定数字经济发展全局,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高度,进一步凸显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功能和定位,明确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,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,是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。另一方面全面对接国家关于新发展阶段、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和相关规划体系,提出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:一是在充分衔接继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基础上,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,设定产业迈向更高发展水平的5大类量化发展目标;二是强化针对性、系统性、协同性思维,以破解当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系统布局、突出应用、统筹推进,确定了五个方面21项发展重点和8项专栏行动,进一步明确了保障任务落地实施的重点举措和工作抓手。